今年年初,俄烏沖突發(fā)生后,原油以及天然氣等能源商品價格大幅上行,隨之而來的電力價格上漲更是讓歐洲苦不堪言。相比于原油以及天然氣,同樣在今年3月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的銅價卻并沒有獲得市場過多的關注。
然而,銅價一直以來都是反映全球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由于銅被廣泛應用于電力基礎設施以及汽車等多個行業(yè),因此銅素有“銅博士”之稱。從目前的情況看,全球銅市場正在經受著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雙重風險。近兩個月中,銅價持續(xù)面臨下行壓力。截至9月27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標期銅下跌0.69%,報收于7291美元/噸。
與此同時,包括鋁、鋅、鎳等在內的其他主要有色金屬市場也正在經歷震蕩。停產、電價飆升、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以及市場對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的悲觀預期,均成為影響各類有色金屬價格的重要因素。截至9月27日,LME期鋅跌2.53%,報收于2850美元/噸,LME期鎳跌2.05%,報收于21750美元/噸,LME期鋁跌1.75%,報收于2102美元/噸。
悲觀情緒籠罩市場
全球礦業(yè)巨頭力拓(Rio Tinto)首席執(zhí)行官(CEO)雅各布·施陶斯霍爾姆日前表示,銅價短期前景面臨來自供應鏈阻礙和高通脹的壓力,包括建筑以及汽車在內各個領域的銅需求都受到了影響。事實上,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全球有色金屬市場便開始了頻繁波動。除原油以及天然氣外,俄羅斯同時也是銅、鋁、鋅、錫以及鎳等關鍵工業(yè)金屬的重要出口國。而烏克蘭緊張局勢一度推動LME期鎳價格突破25000美元/噸的高位水平,銅期貨價格也曾在今年3月創(chuàng)下新高。
不過,在近3個月中,全球多種金屬期貨價格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震蕩下挫。美聯(lián)儲以及全球主要發(fā)達經濟體央行開始同步加息是導致市場悲觀情緒加重的關鍵因素。為抗擊高企的通脹,美聯(lián)儲自今年3月開啟加息之路,截至9月已經累計加息300個基點。與此同時,包括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以及歐洲央行在內的多個發(fā)達經濟體央行也開始持續(xù)收緊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場承壓下挫,投資者對于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情緒愈發(fā)嚴重,美元強勢的表現(xiàn)也打壓了以美元計價的金屬期貨價格,銅價也因此承受著不小的下行壓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分析指出,2022年三季度,主要經濟體加大加息力度控制通脹、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大、潛在需求下滑對銅價的影響突出。銅價延續(xù)二季度以來的下跌態(tài)勢,繼續(xù)震蕩下行。但與此同時,主要供給國智利下調了2022年銅產量前景,一定程度上阻止銅價進一步快速下跌。長期來看,惠譽預計,銅價在未來5年將穩(wěn)步上漲。鑒于銅市場預計會出現(xiàn)長期結構性缺口,銅價將于2027年回到今年3月曾觸及的歷史高點。
能源轉型支撐有色金屬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前銅價因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增大而承受著下行壓力,但展望未來,由于銅在電動汽車、太陽能以及能源儲存電池等新能源產業(y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逐步加速,銅價的長期前景值得期待。雅各布·施陶斯霍爾姆表示,由于能源轉型將要求銅產量大幅增加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對銅價的長期前景感到放心。高盛預計,到2025年,全球銅需求將開始超過供應,推動銅價升至每噸15000美元,是目前水平的兩倍。
國際能源署(IEA)在《2050年凈零排放路線圖》中表示,在能源轉型以及清潔技術的研發(fā)與推廣中,需要大量的銅、鈷以及錳等關鍵金屬。需求的快速增加推動了這些金屬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能源轉型需要大量的關鍵礦物,其供應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增長領域。在凈零路徑中,銅、鈷、錳和各種稀土等關鍵礦物的總市場規(guī)模將在2020年至2030年期間增長近6倍。這些礦產的收入將在2030年之前超過煤炭的收入。這為礦業(yè)公司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新機會,但同時也引起了新的能源安全關切,包括在供給跟不上激增需求的情況下出現(xiàn)價格波動,推高轉型成本等。
今年夏季,受到能源供應不足、天然氣價格高漲的影響,歐洲發(fā)電價格大幅飆升,歐洲部分有色金屬企業(yè)產能受到顯著沖擊。在9月初歐盟召開電力問題緊急峰會前,歐洲40多家有色金屬企業(yè)CEO提交聯(lián)名信,呼吁歐盟采取緊急措施。這些有色金屬企業(yè)CEO強調,能源基建、電動汽車以及太陽能板等多個新能源領域都離不開大量金屬原料的供應。金屬生產則需要穩(wěn)定可負擔的電力支持。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上漲無疑將令眾多企業(yè)無法負擔成本,導致工廠停工停產,這對歐洲新能源的發(fā)展不利。
總體而言,無論是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還是推動全球向凈零排放轉型,都離不開有色金屬。而這也是全球有色金屬市場在需求端獲得的有力支撐。IEA表示,2019年和2020年,全球鋁產量增長緩慢。相比之下,2010年至2018年的平均年增長率為6%。2021年,鋁產量增速接近4%,大大高于前兩年。由于全球人口和生產總值不斷增加以及越來越多地使用鋁作為非常重要的幾種技術的資源投入,全球鋁需求可能會繼續(xù)增長。
不過,IEA同時強調,鋁既是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許多技術的重要投入,同時也是二氧化碳的重要來源。在過去幾年中,鋁生產的平均排放強度只有輕微下降的趨勢。然而,在2050年凈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碳排放將以每年約3%的速度下降。為了走上正軌,鋁行業(yè)需要開發(fā)和部署新技術,以減少初級生產和回收生產的排放,同時該行業(yè)及其客戶需要提高廢料收集、分類和回收水平。